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曾跌落低谷慘賠3000萬——沈玉琳大起大落的綜藝人生

曾跌落低谷慘賠3000萬——沈玉琳大起大落的綜藝人生

沈玉琳是一位有市場魅力的綜藝諧星、主持人,也曾經是一位創造台灣高收視率、卻被當時新聞局勒令停播的製作人;他曾風光的站上重量級綜藝製作人之位、坐擁豪宅,卻又一擲千金的賠掉了製作公司、欠債3000萬。

他的起、拜台灣經濟起飛榮景所賜,是電視圈五年級生製作人贏家的代表;他的落,是他習慣了對節目大手大腳的投資、沒有控管公司財務使然。以前習慣呼風喚雨,成為電視台主管的最愛;卻又因面臨生存、還債,一通一通電話打給以前的子弟兵:「有沒有可以讓我工作的機會?」甚至窩在電視台攝影棚,就只為了蹭一個免費便當。

 「我是人生勝利組、也是人生魯蛇。」沈玉琳不諱言自己的大起大落,他覺得如果這是命運轉盤的輪轉,他接受、也面對,只是這轉盤轉得太快,快到他自己在回首過往時覺得那真是一頁高潮迭起的人生大戲。

他從廣播入行,憑藉才氣、慢慢闖出名氣,後來認識了電視圈幕後老闆,被網羅著手節目製作,開始他和綜藝節目的淵源。他腦筋動得快、和唱片圈關係好,助理做起、編劇、企劃到成為製作人,堪稱一路順遂,「天天樂翻天」、「台灣紅不讓」、「旗開得勝」等節目的爆紅,沈玉琳行情暴漲,電視圈給他「五年級生最耀眼的製作人」、「收視率製造機」等封號,即便還未推出的新綜藝節目要延攬廣告,只要說出「這節目製作人是沈玉琳」,未上市先轟動,廣告立即滿檔,「沈玉琳等於票房」。

墜下神壇的前夕

他在40歲未滿時就創下這些佳績,來得閃耀、卻也有了隱憂。40歲,台灣電視生態驟變,從原三台變成無線五台、再到有線頻道上百台,頻道與節目瞬間變多,製作費卻不增反減,他頂著過去在節目中無往不利的收視數字光環,用自創公司「哇哈哈」接手節目製作,但,他這一步棋走錯了。

「能做綜藝節目製作人多半存有藝術家瀟灑性格,又愛好面子,縱使環境不再如往年景氣,但死也不能讓外界的人覺得我不行了,硬ㄍㄧㄥ做下去。沒錯,我還是做出收視率第一名的節目,但沒賺頭,做一集賠一集,你看早期一集150萬元做一集節目,綽綽有餘,這下減到60萬,這些費用再被主持人拿走一半到2/3,我接不接來做?接了後又要怎麼做?」現實的無奈,加上沈玉琳「大而化之」不看公司帳的灑脫,公司錢坑日益擴大。

有天,他彷彿夢醒了,決定收掉公司,他天真的問了會計:「公司收掉,算算一共賠了幾百萬?」會計冷冷回他一句:「幾百?是3,000萬。」沈玉琳被當頭棒喝,「這天終於來了。」他為觀眾散播歡樂散播愛,自己卻笑不出來了。於是賣掉300萬名車、房子,「能還多少算多少,再想辦法還吧!」

所有財富一夜歸零,「我做了那麼多年的節目,我也只會做這件事,我下一步要怎麼走?還可以做什麼?」實際的生活現況和還債的壓力,逼著他面臨人生最大抉擇。他打了電話給徒子徒孫,難以啟齒的問:「有沒有可以讓玉琳哥可以做的事情?」換得是「你是玉琳哥,我們哪敢用你,也不知道怎麼用你啊?」的閉門羹。

放下面子,谷底翻身

他惆悵的走入昔日的攝影棚,看看能不能尋求一點實際的慰藉,當然,蹭一個免費便當,能省一頓就是解決一餐。他看著藝人錄完影、帶著厚厚的酬勞離開,他眼睛瞬間迷濛,「我好羨慕他們,曾經我也是發錢給他們的人。」不勝唏噓之時,他的肩上有了一股力量,那是他老新婚老婆的手,「你也可以跟這些藝人一樣,站在舞台上。我們重新開始。」

愛妻的打氣給了溫暖,要跨出去又是一個難題。他打給後輩、表明要上節目當通告藝人,「玉琳哥別鬧了,你要上節目?記得你之前告訴我們,要發俊男美女的藝人嗎?」碰釘子的被打了回票,還好也有溫情、伸出奧援之手發給他通告,但卻是要他躺在地上、玩胸口碎大石的遊戲。

「我以前做過整人遊戲『台灣紅不讓』,要整藝人,現在則被整。」內心感觸,也只能忍下去,「面子?這時候還要什麼面子,能賺幾千就先賺,活下去比較實在」。在當時,「錢來就做」是他的生存哲學,也因他懂得綜藝節目的娛樂效果,知道在哪個瞬間說話會被看見,加上「從外太空談到子宮」的搞笑絕活,沈玉琳有了綜藝效果。

他的通告有多密集?「曾經一天接過10場通告,從早上一路到凌晨還在購物台賣壯陽藥」,利用密集通告賺錢還債,也因高度曝光而讓製作單位知道「原來沈玉琳可以做這麼多笑果和效果」,拼命三郎的豁出去,他在45歲那年,以「藝人」角色重新擦亮人生招牌。目前,他更成為主持人,3線帶狀綜藝、一個塊狀節目,以及2個網路節目,鋪天蓋地的佔滿曝光。

沈玉琳的谷底翻身,可以說是個奇蹟,卻也是五年級生製作人特有的職場養成表現的救亡圖存。

五年級一代,走過台灣綜藝的勝景

放眼五年級生製作人,他們在前輩製作人如王鈞、王偉忠、薛聖棻、李典勇、彭達等人的手下做事,觀察了前輩的做事原則、與電視台的互動,習得了箇中訣竅,加上他們入行的時代正是趕上「台灣錢淹腳目」的中後段,不愁製作費、不擔心收視票房或業務延攬,加上這群製作人在生活來得豐富、其閱歷當然也給其製作的節目更多的養分和視野。當然,當時台灣綜藝節目不少參考日本綜藝範例,複製製作後獲得很大回響,而且在當時的唱片市場一片蓬勃,有百萬銷售專輯的代表、有當紅的青春偶像、有楚楚可憐的玉女掌門人、有仙氣飄飄的軍中情人,多元類型豐富了綜藝節目內容,有明星當然就有收視。 

於是,像是沈玉琳的「台灣紅不讓」、「旗開得勝」,陳鎮川成為三金晚會和重量級歌手演唱會的御用製作人,詹仁雄的「我猜」、「康熙來了」,李慧蘭的「綜藝大哥大」、早些的「鑽石舞台」、張志鵬的「龍兄虎弟」、「綜藝旗艦」,當紅綜藝節目一個個造就出五年級班的「明星製作人」,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正是台灣綜藝節目最蓬勃的一段時間。

五年級生製作人的竄起,條件各不同,也許是時勢造英雄下的「機運」,而這機運是平時能量的累積和養成。入行未滿五年就當上張菲「龍兄虎弟」製作人,張志鵬說自己從國中就喜歡看日本綜藝,甚至請朋友寄來最新的日本綜藝,「我不懂日文,但就覺得好笑」,累積了無數日本綜藝的能量,在他臨危受命掛上製作人時,立即可以發揮、「電椅」就是一例。

「以前菲哥的節目都靠他自己想內容,這樣造成了所有團隊和藝人都在等他發號。我用了『電椅』,輕鬆有趣更有效果,菲哥錄得開心,節目錄影也就順暢」,張志鵬覺得這就是平時有準備的立功。當然,對於夾於四年級生製作人光環背後,五年級生也確實面臨一些事,「我會想節目內容,卻沒有人告訴我要怎麼當一位好的製作人,製作人的應對進退我不懂」,張志鵬有感而發,只能從摸索中學習,慶幸當時環境與景氣支撐住這樣的榮景,當時也沒想太多,就這樣的幹下去。

當然,五年級生為了立功,只能拼命在收視率上努力,「追求收視率,無法結交藝人朋友」,另一位製作人吐露心聲,「我們不像上一代製作人和藝人一起成長,彼此有交情,我們就拚收視、少了和藝人交情的培養,認為要竄出頭就得要做出高收視率節目,還好節目成功了,也佔得一席之地」,事過境遷回首過往,這樣是好?是壞?很難用一個標準來評斷,但,這些五年級生製作人,確實打造台灣綜藝另一番局面,這群打工的人,打出一場漂亮的仗。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劉育良 圖片/沈玉琳 提供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文字/劉育良
  • 圖片/沈玉琳 提供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