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lesson4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parent directory

..
 
 
 
 
 
 
 
 
 
 

《使用 eventproxy 控制并发》

目标

建立一个 lesson4 项目,在其中编写代码。

代码的入口是 app.js,当调用 node app.js 时,它会输出 CNode(https://cnodejs.org/ ) 社区首页的所有主题的标题,链接和第一条评论,以 json 的格式。

输出示例:

[
  {
    "title": "【公告】发招聘帖的同学留意一下这里",
    "href": "http://cnodejs.org/topic/541ed2d05e28155f24676a12",
    "comment1": "呵呵呵呵"
  },
  {
    "title": "发布一款 Sublime Text 下的 JavaScript 语法高亮插件",
    "href": "http://cnodejs.org/topic/54207e2efffeb6de3d61f68f",
    "comment1": "沙发!"
  }
]

挑战

以上文目标为基础,输出 comment1 的作者,以及他在 cnode 社区的积分值。

示例:

[
  {
    "title": "【公告】发招聘帖的同学留意一下这里",
    "href": "http://cnodejs.org/topic/541ed2d05e28155f24676a12",
    "comment1": "呵呵呵呵",
    "author1": "auser",
    "score1": 80
  },
  ...
]

知识点

  1. 体会 Node.js 的 callback hell 之美
  2. 学习使用 eventproxy 这一利器控制并发

课程内容

这一章我们来到了 Node.js 最牛逼的地方——异步并发的内容了。

上一课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 superagent 和 cheerio 来取主页内容,那只需要发起一次 http get 请求就能办到。但这次,我们需要取出每个主题的第一条评论,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个主题的链接发起请求,并用 cheerio 去取出其中的第一条评论。

CNode 目前每一页有 40 个主题,于是我们就需要发起 1 + 40 个请求,来达到我们这一课的目标。

后者的 40 个请求,我们并发地发起:),而且不会遇到多线程啊锁什么的,Node.js 的并发模型跟多线程不同,抛却那些观念。更具体一点的话,比如异步到底为何异步,Node.js 为何单线程却能并发这类走近科学的问题,我就不打算讲了。对于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强烈推荐 @朴灵 的 《九浅一深Node.js》: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68396/

有些逼格比较高的朋友可能听说过 promise 和 generator 这类概念。不过我呢,只会讲 callback,主要原因是我个人只喜欢 callback。

这次课程我们需要用到三个库:superagent cheerio eventproxy(https://github.com/JacksonTian/eventproxy )

手脚架的工作各位自己来,我们一步一步来一起写出这个程序。

首先 app.js 应该长这样

var eventproxy = require('eventproxy');
var superagent = require('superagent');
var cheerio = require('cheerio');
// url 模块是 Node.js 标准库里面的
// http://nodejs.org/api/url.html
var url = require('url');

var cnodeUrl = 'https://cnodejs.org/';

superagent.get(cnodeUrl)
  .end(function (err, res) {
    if (err) {
      return console.error(err);
    }
    var topicUrls = [];
    var $ = cheerio.load(res.text);
    // 获取首页所有的链接
    $('#topic_list .topic_title').each(function (idx, element) {
      var $element = $(element);
      // $element.attr('href') 本来的样子是 /topic/542acd7d5d28233425538b04
      // 我们用 url.resolve 来自动推断出完整 url,变成
      // https://cnodejs.org/topic/542acd7d5d28233425538b04 的形式
      // 具体请看 http://nodejs.org/api/url.html#url_url_resolve_from_to 的示例
      var href = url.resolve(cnodeUrl, $element.attr('href'));
      topicUrls.push(href);
    });

    console.log(topicUrls);
  });

运行 node app.js

输出如下图:

OK,这时候我们已经得到所有 url 的地址了,接下来,我们把这些地址都抓取一遍,就完成了,Node.js 就是这么简单。

抓取之前,还是得介绍一下 eventproxy 这个库。

用 js 写过异步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如果你要并发异步获取两三个地址的数据,并且要在获取到数据之后,对这些数据一起进行利用的话,常规的写法是自己维护一个计数器。

先定义一个 var count = 0,然后每次抓取成功以后,就 count++。如果你是要抓取三个源的数据,由于你根本不知道这些异步操作到底谁先完成,那么每次当抓取成功的时候,就判断一下 count === 3。当值为真时,使用另一个函数继续完成操作。

而 eventproxy 就起到了这个计数器的作用,它来帮你管理到底这些异步操作是否完成,完成之后,它会自动调用你提供的处理函数,并将抓取到的数据当参数传过来。

假设我们不使用 eventproxy 也不使用计数器时,抓取三个源的写法是这样的:

// 参考 jquery 的 $.get 的方法
$.get("http://data1_source", function (data1) {
  // something
  $.get("http://data2_source", function (data2) {
    // something
    $.get("http://data3_source", function (data3) {
      // something
      var html = fuck(data1, data2, data3);
      render(html);
    });
  });
});

上述的代码大家都写过吧。先获取 data1,获取完成之后获取 data2,然后再获取 data3,然后 fuck 它们,进行输出。

但大家应该也想到了,其实这三个源的数据,是可以并行去获取的,data2 的获取并不依赖 data1 的完成,data3 同理也不依赖 data2。

于是我们用计数器来写,会写成这样:

(function () {
  var count = 0;
  var result = {};

  $.get('http://data1_source', function (data) {
    result.data1 = data;
    count++;
    handle();
    });
  $.get('http://data2_source', function (data) {
    result.data2 = data;
    count++;
    handle();
    });
  $.get('http://data3_source', function (data) {
    result.data3 = data;
    count++;
    handle();
    });

  function handle() {
    if (count === 3) {
      var html = fuck(result.data1, result.data2, result.data3);
      render(html);
    }
  }
})();

丑的一逼,也不算丑,主要我写代码好看。

如果我们用 eventproxy,写出来是这样的:

var ep = new eventproxy();
ep.all('data1_event', 'data2_event', 'data3_event', function (data1, data2, data3) {
  var html = fuck(data1, data2, data3);
  render(html);
});

$.get('http://data1_source', function (data) {
  ep.emit('data1_event', data);
  });

$.get('http://data2_source', function (data) {
  ep.emit('data2_event', data);
  });

$.get('http://data3_source', function (data) {
  ep.emit('data3_event', data);
  });

好看多了是吧,也就是个高等计数器嘛。

ep.all('data1_event', 'data2_event', 'data3_event', function (data1, data2, data3) {});

这一句,监听了三个事件,分别是 data1_event, data2_event, data3_event,每次当一个源的数据抓取完成时,就通过 ep.emit() 来告诉 ep 自己,某某事件已经完成了。

当三个事件未同时完成时,ep.emit() 调用之后不会做任何事;当三个事件都完成的时候,就会调用末尾的那个回调函数,来对它们进行统一处理。

eventproxy 提供了不少其他场景所需的 API,但最最常用的用法就是以上的这种,即:

  1. var ep = new eventproxy(); 得到一个 eventproxy 实例。
  2. 告诉它你要监听哪些事件,并给它一个回调函数。ep.all('event1', 'event2', function (result1, result2) {})
  3. 在适当的时候 ep.emit('event_name', eventData)

eventproxy 这套处理异步并发的思路,我一直觉得就像是汇编里面的 goto 语句一样,程序逻辑在代码中随处跳跃。本来代码已经执行到 100 行了,突然 80 行的那个回调函数又开始工作了。如果你异步逻辑复杂点的话,80 行的这个函数完成之后,又激活了 60 行的另外一个函数。并发和嵌套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老祖宗们消灭了几十年的 goto 语句又回来了。

至于这套思想糟糕不糟糕,我个人倒是觉得还是不糟糕,用熟了看起来蛮清晰的。不过 js 这门渣渣语言本来就乱嘛,什么变量提升(http://www.cnblogs.com/damonlan/archive/2012/07/01/2553425.html )啊,没有 main 函数啊,变量作用域啊,数据类型常常简单得只有数字、字符串、哈希、数组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不是事儿。

编程语言美丑啥的,咱心中有佛就好。

回到正题,之前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长度为 40 的 topicUrls 数组,里面包含了每条主题的链接。那么意味着,我们接下来要发出 40 个并发请求。我们需要用到 eventproxy 的 #after API。

大家自行学习一下这个 API 吧:https://github.com/JacksonTian/eventproxy#%E9%87%8D%E5%A4%8D%E5%BC%82%E6%AD%A5%E5%8D%8F%E4%BD%9C

我代码就直接贴了哈。

// 得到 topicUrls 之后

// 得到一个 eventproxy 的实例
var ep = new eventproxy();

// 命令 ep 重复监听 topicUrls.length 次(在这里也就是 40 次) `topic_html` 事件再行动
ep.after('topic_html', topicUrls.length, function (topics) {
  // topics 是个数组,包含了 40 次 ep.emit('topic_html', pair) 中的那 40 个 pair

  // 开始行动
  topics = topics.map(function (topicPair) {
    // 接下来都是 jquery 的用法了
    var topicUrl = topicPair[0];
    var topicHtml = topicPair[1];
    var $ = cheerio.load(topicHtml);
    return ({
      title: $('.topic_full_title').text().trim(),
      href: topicUrl,
      comment1: $('.reply_content').eq(0).text().trim(),
    });
  });

  console.log('final:');
  console.log(topics);
});

topicUrls.forEach(function (topicUrl) {
  superagent.get(topicUrl)
    .end(function (err, res) {
      console.log('fetch ' + topicUrl + ' successful');
      ep.emit('topic_html', [topicUrl, res.text]);
    });
});

输出长这样:

完整的代码请查看 lesson4 目录下的 app.js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