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東部,從上海沿長江而上,有一個龐大的工廠綜合體,每年生產數千萬噸鋼鐵的同時,排出大量使地球變暖的氣體。
該工廠的所有者沒有透露其排放量。但現在,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從太空往下看,發現該工廠的排放量可能高於地球上任何其他鋼鐵廠。
以下是他們採用的方法。
他們的估測來自氣候跟蹤聯盟(Climate TRACE)週三發布的一份新全球排放綱要,該非盈利聯盟由環保組織、科技公司和學院科學家組成。氣候跟蹤聯盟表示,通過使用軟體從衛星和其他來源搜索數據,它不僅可以預測整個國家和行業的排放量,還可以預測單個污染設施的排放量。它對鋼鐵和水泥廠、發電廠、石油和天然氣田、貨船、養牛場進行了編目——共72612個排放源,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是一個超本地化的人類活動地圖集,這些活動正在改變地球的化學過程。
廣告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測量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他們了解到全球平均水平上升了多少,他們還了解到燃燒化石燃料是主要驅動力。他們試圖更精確地將排放量歸划到不同國家的具體行業和公司,在這裡,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政府和組織沒有在每個煙囪和排氣管上安裝監控設備,因此他們通常使用測量經濟活動來預測排放量:燃燒了多少煤炭,生產了多少鋼鐵,道路上的交通量。然而,這樣的估計並不總是準確的,很難避免重複計算。
美國宇航局及其日本和中國對等機構的衛星可以測量其下方氣柱中的溫室氣體含量,但云層和夜間黑暗阻礙了他們的觀測。衛星測量並不能直接表明氣體的排放地點或時間。各種氣體混合在一起,又被天氣吹散。它們在天空中徘徊多年,甚至幾個世紀。
聯合國要求各國報告排放量以指導全球氣候談判,例如本月在埃及舉行的氣候峰會。但對許多政府而言,將排放量全部匯總起來是一項挑戰,更不用說自定氣候目標的公司和城市了。
「我們今後能否應對氣候變化,以及避免最危險的氣候效應,都取決於我們能否取得可靠數據,」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環境政策專家徐安琪說。「我們需要有能力進行測量,以便我們能夠管理它們。」
對於鋼鐵廠,氣候跟蹤聯盟使用衛星測量高爐的熱量來預測它們生產的鋼量以及排放量。
對於鋼鐵廠,氣候跟蹤聯盟使用衛星測量高爐的熱量來預測它們生產的鋼量以及排放量。 Lionel Derimais
氣候跟蹤聯盟表示,它可以生成比現有數據更具時效性的估算值,並且較少依賴各國政府報告的排放量信息。它主要通過挖掘衛星圖像和其他數據來更精確地衡量各個設施的生產活動,然後估算它們的排放量。
例如針對鋼鐵廠,氣候跟蹤使用衛星測量高爐發出的熱量,從而估算出產量。(那家中國鋼廠——沙鋼集團——拒絕置評。)而對於發電站,他們使用煙囪飄出蒸汽的衛星圖片來預測發電量。
廣告
氣候跟蹤的分析顯示,各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的排放遠高於此前的報告,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少報了來自燃除(燃燒多餘的甲烷)和稱為「超級排放事件」的大規模洩漏導致的排放。不過該組織研究員之一蓋文·麥科爾米克說,在其它領域,氣候跟蹤的估值與已有的數據大致相符。
麥科爾米克說,在掌握了具體到場地的排放數據後,可以清楚地看到,僅僅通過減少最大排放源的碳足跡,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緩解全球暖化。創始人之一、前副總統艾爾·高爾說,氣候跟蹤已經開始與墨西哥、巴西、南非、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六個地區政府合作,提供有關當地排放的信息。
CDP北美區企業和供應鏈主管西蒙·菲仕維希爾說,更細分的數據有助於企業進行供應商比對,從而盡可能減少它們的氣候足跡。CDP是一家收集企業環境影響相關信息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知道現在有一場氣候危機;這個不需要排放核算就知道了,」他說。「排放核算告訴我們的是什麼地方需要做決策,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氣候跟蹤的分析顯示,各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的排放遠高於此前的報告,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少報了來自燃除和稱為「超級排放事件」的大規模洩漏導致的排放。
氣候跟蹤的分析顯示,各國石油天然氣產業的排放遠高於此前的報告,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少報了來自燃除和稱為「超級排放事件」的大規模洩漏導致的排放。 Martha Irvine/Associated Press
氣候跟蹤的其他資助人包括世代投資管理的合伙人,這是一家由高爾創辦的公司;谷歌的慈善部門;前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慈善基金會;以及他的妻子溫蒂,矽谷風險投資家約翰·多爾及其妻子安。氣候跟蹤的合作方包括澳洲鐵礦石巨頭安德魯·弗雷斯特創辦的明德魯基金會。
麥科爾米克說,氣候跟蹤「完全沒有」商業化的打算。
廣告
由於科學同行審議需要耗時數年,氣候跟蹤在提交審議前已經將其數據和方法公之於眾,這一點也符合該組織的科技業背景。麥科爾米克說他和合作方打算根據他們的研究儘快拿出一篇論文。
為什麼不先出論文呢?「因為這個世界已經在著火了,」麥科爾米克說。「我們堅信一切都需要反覆核查,但不認為需要『等上幾年再發表』。」
這樣的方法讓一些科學家感到警惕。紐西蘭政府研究機構GNS科學的科學家賈思琳·滕博爾說,氣候跟蹤還「需要做很多工作」證明其數據的質量,不過她形容這是個「激動人心」的項目。滕博爾參與領導了世界氣象組織的一個倡議行動,幫助科學家向政府提供有關排放的信息。
位於巴黎附近的氣候和環境科學實驗室的研究員菲利浦·西埃斯參與領導了碳監測,一個追蹤每日二氧化碳排放的項目。他稱氣候跟蹤的方法「前景很好」。但是他說,「任何沒有同行審議的東西,我都會持懷疑態度。」